清晨,推开四新岗镇的农家院门,昔日零散闲置的庭院空地,如今已是一株株香水柚舒展枝叶;曾经的荒坡闲地,正变身孕育希望的“绿色银行”。这场发生在房前屋后的产业变革,是四新岗镇锚定乡村振兴战略,以庭院经济为抓手,激活农村“沉睡资源”的生动实践。作为镇党委政府推动的重点富民工程,庭院经济从试点萌芽到全域绽放的发展历程,既承载着上级政策的期许,更凝聚着全镇干群共建美好家园的初心与力量。

大势所趋,我们抓住了“天时地利人和”
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狠抓庭院经济种植香水柚?一开始,有些群众甚至我们部分干部心里也有疑问。但回过头看,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绝非偶然之举,而是落实上级部署、盘活镇域资源、促进群众增收的必然选择,是真正的“顺势而为”。
接准了“天线”。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为农村闲置空间资源化利用指明了路径。省委、市委紧跟部署,将庭院经济作为富民强村的重要抓手。我县紧扣“兴产业、连红线、建新区”工作主线,以县委一号文件为引领,深入实施“三三工程”,并将庭院经济作为重中之重予以推进。我镇依托“临澧县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的叠加优势,为庭院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发展庭院经济,既是落实上级部署的政治任务,更是融入全县发展大局的主动作为。
摸准了“地情”。四新岗镇地处北纬30°黄金种植带,中部丘陵地貌搭配特有红土壤,形成了适宜特色水果生长的独特条件,能培育出酸甜比绝佳的果品,且我镇有过庭院经济的成功探索,因此,更有底气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充分利用“四旁五边”(宅旁、村旁、地旁、水旁、山边、河边、路边、广场边、景区边)及丘岗山地等闲散土地,特别是老百姓房前屋后,既不挤占基本农田,又能让闲置空间产生效益,实现了“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田”的科学布局,让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看准了“效益”。老百姓最讲实际。发展庭院经济主推种植的香水柚品种,由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与临澧县农业农村局联合选育,口感清甜、汁水饱满、香气独特,精准契合当下市场对“特色、优质、健康”农产品的消费偏好。更重要的是,果树种植具有“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的特性,只要培管得当,就能年年收获、持续增收,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摇钱树”。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更加证明这一产业于公于私、于当前于长远都是大有裨益的富民产业、朝阳产业。

道阻且长,我们直面了“成长的烦恼”
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庭院经济推进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现实困难。
思想关:从“要我种”到“我要种”的转变之难。起步阶段,最难的就是发动群众。挖坑、买桩、栽种、培管……项项都需要出资出力,受传统观念束缚,不少群众存在“出资怕风险、出力怕麻烦”的顾虑,对种植果树多持观望态度。然而,产业发展离不开群众的主体参与,如何真正调动其积极性,成为我们面临的核心挑战。
技术关:“种下去”如何“管得好”的管护之困。树苗种下只是第一步,真正决定产业成败的,在于后续精细化的管护——抹芽、摘芯、施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种下去易,管得好难”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挑战。第一关是“存活关”:一方面,酸橙砧木上嫁接的香水柚枝条,其成活率与出芽率直接关系种植根基;另一方面,四新岗地区历来水旱交困,不稳定的土壤墒情严重影响着幼苗的长势,抗旱保苗成为必须攻克的技术难点。第二关是“长好关”:随着树苗生长,“由谁管、怎么管”的责任体系若不明晰,缺乏系统、可持续的管护机制作为支撑,前期的所有投入与努力都可能面临付诸东流的风险,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也将面临严峻考验。
市场关:“产得出”如何“卖得好”的长远之虑。未来,果子多了,销路在哪里?价格能不能稳定?会不会“果贱伤农”?这是大家最担心的。虽然我们提前谋划了将综改区脐橙分拣仓库升级改造成集脐橙、香水柚、青果等多品类的初加工基地,但面对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可能导致品质不一的问题,如何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品牌溢价,是我们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实干为要,我们探索了“四新岗路径”
面对发展中的思想、技术与市场三重挑战,我镇以系统思维统筹谋划,以实干精神精准破题,逐步探索出一条以镇级统筹为引领、干部担当为支撑、全民参与为基础的“四新岗路径”。
镇级统筹:高位推动,擘画发展蓝图。镇党委政府将庭院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树立“打造庭院经济样板镇”的目标,分两期推进产业布局:一期以7个综改试点村(社区)为核心,13个村(社区)同步发力,利用1500亩闲散土地种植特色水果;二期在全镇“四旁五边”种植基础上,通过“试点引领+全域联动”模式,在众胜、久丰两个村全面铺开,其余村选取1-2个示范组,聚焦房前屋后方寸地进行种植。同时,推动庭院经济与林下中药材种植、万亩油茶基地、幸福屋场建设有机联动,构建“树上摘金果、林下采药材、园中体农趣”的立体经济模式,挖掘乡村生态价值,推动三产协同发展。此外,针对“产得出如何卖得好”的市场忧虑,我们提前布局,将原有分拣仓升级为多品类初加工基地,通过分级、包装提升附加值;深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形成三方共赢格局;积极搭建“线上+线下”销售网络,积极探索对接商超与电商平台的机会,为果品畅销筑牢渠道保障。
干部担当:下沉一线,当好攻坚先锋。全镇干部主动扛起责任,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驻村干部逐村逐块核查苗木底数、水源条件,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村(社区)书记一线指挥,现场解决土地平整、管道铺设等实际问题,同时带队赴优秀村(社区)现场考察学习;年轻干部分组包片,与群众一起学习技术、管护果苗,在实践中拉近干群关系、提升工作能力,以“泥土味”换来“信任度”。针对“种下去如何管得好”的技术难题,我们构建起“三级管护”体系,镇级农技团队开展“保姆式”指导,公共区域实行“村种社管”,农户庭院推行“村种户管”并辅以技术支持,同时压实“镇包村、村包片”责任链。针对水资源匮乏问题,我们创新实施“分类配套”建设,在连片区铺设8.3万米节水管道覆盖860余亩,在分散点推广“挂袋补水法”,有效破解水旱瓶颈。通过持续攻坚,全镇建成17公里香柚走廊、3个标准示范园,种植面积近3000亩,实现从“零星点缀”到“规模效应”质的飞跃。
全民参与:主动作为,做好家乡代言。庭院经济的发展,真正需要下大力气的是激发内生动力,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我们创新推行“四个一”工作法,“一个柚子”让群众现场品鉴,直观感受品质优势;“一封信”精准解读政策,讲清收益前景;“一个屋场”共商发展大计,倾听群众诉求;“一棵树”联结干群同心,干部带头示范种植。同时,宣传种植效益,逐步打消群众顾虑,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如今,大家自愿投劳出资、学习技术,更主动成为家乡代言人,通过口碑传播、朋友圈分享等方式,主动推介“临澧香水柚”。这种发自内心的认同与热爱,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最持久的内生动力。

庭院虽小,能载民生;产业虽微,可兴乡村。四新岗镇的实践证明,庭院经济既是政策落地的“试验田”,也是富民兴村的“增收园”,更是乡村振兴的“活力源”。下一步,我镇将持续深化庭院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技术支撑、拓宽销售渠道,推动“小庭院”孕育“大产业”、“方寸地”实现“大增收”!
来源:临澧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薛雅文
编辑:史妹英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linlixinwen.com/content/646955/58/15433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