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过后,秸秆焚烧现象在临澧县新安镇的田野上已不见踪影。通过“人防+机防”构筑禁烧防线,依托市场化运作打通秸秆利用渠道,新安镇成功探索出一条秸秆综合利用的新路径。
在新安镇的田间地头,搂草机和秸秆打捆机正穿梭作业。机械所过之处,散落的秸秆被迅速收拢、压缩,转化为一个个整齐的方形草捆。这些草捆随后被转运至奶牛场等需求终端,实现了从田间废弃物到优质饲料的华丽变身。
合作社负责人叶正明为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目前,每捆重约300斤的秸秆能卖出50至60元,他的机器一天能打100多捆,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一模式不仅处理了自家承包地的秸秆,还通过为周边农户服务,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产业。
破解秸秆焚烧问题,关键在源头治理。新安镇聚焦秸秆“变废为宝”,一方面严格要求农机手执行低茬收割标准,降低秸秆残留量;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户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通过粉碎还田等方式改善土壤肥力,或推广秸秆饲料化、基料化等利用模式,既消除了焚烧隐患,又为农户带来了实际效益。
新安镇还通过多样化、接地气的宣传方式,开展全覆盖宣传工作。全镇范围内共张贴宣传横幅33条,召开屋场会十余场,安排3台巡逻车循环播报。
来源:临澧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庞宇岐 肖梦轩 罗月圆
编辑:史妹英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linlixinwen.com/content/646954/67/15373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