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令人头疼的农作物秸秆,如今在临澧县成了“香饽饽”。通过大田翻耕、低茬收割、粉碎还田、离田利用等多重途径,全县不仅有效解决了禁烧难题,更让秸秆变废为宝,探索出一条绿色循环的农业发展新路。
眼下正值中稻收割、大田翻耕的农忙关键期,在临澧县安福街道太山社区田间地头,一台台翻耕机在田间穿梭,通过深耕,将碎秸秆与泥土充分混合,让稻田变得松软平整。
推进大田翻耕是减少秸秆焚烧、促进秸秆还田的有效途径。粉碎的秸秆在土壤里腐化后,可形成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实现化肥减量,为下一季农作物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实施是关键。四新岗镇久丰村的连片稻田里机声隆隆,一场以 “秸秆综合利用——中晚稻大田翻耕”为主题的现场观摩会在此热闹举行。来自全县农业农村部门、乡镇农技站、种粮大户等百余名代表齐聚现场,观摩秸秆低茬收割、粉碎还田演示作业。
“大家注意看,秸秆粉碎长度要控制在5厘米以内,翻耕深度必须达25厘米,这样才能让秸秆完全融入土壤,既防病虫害又增肥力!” 在四新岗镇马家湾村的作业现场,技术人员手持扩音喇叭,向观摩代表讲解技术要点。
示范田内,多台农机协同作业,收割机率先启动,低茬切割装置精准控制稻茬高度,秸秆被迅速卷入粉碎舱,经高速旋转刀片切割后均匀抛撒至田间。旋耕机紧随其后,犁刀翻卷土壤,将粉碎后的秸秆与泥土充分混合,形成疏松肥沃的耕作层。观摩代表驻足田埂,直观感受着秸秆从收割、粉碎到还田的全过程。
当前,临澧县正以"疏堵并济、以用促禁"为抓手,持续完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通过强化政策引导与资金保障,加大农机购置、秸秆还田离田作业的补贴和宣传力度,培育专业化利用主体,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今年全县计划完成低茬收割8.6万亩、大田翻耕30万亩、玉米秸秆离田8.1万亩、棉花秸秆离田2.3万亩。下阶段,临澧县将继续依托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拓宽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等综合利用渠道,推动秸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来源:临澧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庞宇岐 肖梦轩 罗月圆
编辑:史妹英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linlixinwen.com/content/646943/66/15301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