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我调整岗位来到了街道的生态事务中心,生态事务工作就是守护碧水蓝天、守护绿水青山。
我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对于干好这份工作我信心满满。
时间转眼来到5月,正值油菜籽收割季,县里开会说今年大气环境形势不乐观,我们街道是全域禁烧区,必须把群众工作做到位,搞好秸秆的综合利用,坚决不能焚烧秸秆,打好蓝天保卫战。
我顿感使命光荣,可是下村没几天,我就泄了气。
群众的抵触情绪比我预想的更强烈,有农户直言“自古就是烧秸秆肥田,你们真是闲的没事干,管得也太宽了!”
面对质疑,我不禁自我怀疑,但也只能硬着头皮扛下责任,顶着烈日在田间巡查,遇到火点及时扑灭。
然而,城区的几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数据还是爆表了。
站长察觉我心里有顾虑,给我讲清楚烧秸秆的弊端:要是图省事一把火烧了,既产生烟尘污染空气、又容易引发火灾,更别说随意焚烧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更何况,现在秸秆处理早已不是“禁烧一刀”切了,县里正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对低茬收割、深翻耕有资金补贴;秸秆打碎还田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不少种植大户还把秸秆打捆出售到生物发电厂发电,增加额外收益。说着,站长还给我列举了不少秸秆综合利用取得经济实效的案例。
听着站长的话,望着田埂上的黑烟,我感觉心中的那团迷雾散开了,我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还群众一片蓝天。
安福街道有10个农村社区,人口多且农田分散,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必须把工作做在前头。
我和社区干部一次次进村入户,上门劝说,用数据说明焚烧秸秆产生烟尘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耐心宣传低茬收割、深翻耕的政策支持。我们白天在田间地头巡查,深夜又到村头屋场宣讲,只为最大程度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皮肤晒得越来越黑,村里的变化也悄然出现:田埂间的浓烟少了,空气里呛人的焦糊味没了,农户们也慢慢主动把秸秆拉去回收或者环保化处理。
越来越多的人在朋友圈晒出随手拍下的蓝天,带着孩子到公园里散步的居民也日渐增多。那一刻,我恍然明白,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眼下又到了秋收季节,田间的秸秆再次成为我们共同的考题,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守护美好生态环境的目标不变,那心中的蓝天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来源:临澧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林轩
编辑:史妹英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linlixinwen.com/content/646943/55/15273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