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进柏积极传承发扬看花山艾制作技艺,以文化赋能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
俗话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每年冬月是艾草种植的最佳时期。在位于四新岗镇雨台社区的常德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2岁的徐进柏正在对公司生产的艾制品进行讲解。
作为非遗传承人,徐进柏从事艾草研究已有二十多年,他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运用中药碾子、石臼等工具,用手工提取艾绒的方法保留艾草的原始香气,再使用现代机械进行艾绒的成型和灭菌处理,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确保产品的品质。
除了供给周边县市医药用料,徐进柏还造福当地群众。多年来,徐进柏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建立了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的看花山艾非遗传承基地,建有艾草初加工厂、艾制品车间、艾制品展厅、艾制品体验馆等;以基地为核心,注册临澧县百媚艾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培育出生产周期短、出绒率高,再生能力强的看花山艾良种;与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合作,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种艾草1380亩,形成了集种植销售、养生体验、休闲保健、餐饮观光、非遗传承等于一体的经营模式。每年可带动20余名群众务工,人均年增收5万元。
看花山艾制作有10余道流程,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徐进柏坚持潜心钻研,把关产品质量,积极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已开发出日化类、艾灸类、艾贴类、家纺类等48种艾制品。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徐进柏传承的看花山艾制作技艺2024年入选了常德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创始的“艾百媚”品牌艾叶产品也销往各地中医馆、医药超市。
来源:临澧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文
编辑:史妹英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linlixinwen.com/content/646856/50/14544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