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临澧:千张抢“鲜”上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财产”
2024-10-08 14:52:17 字号:

临澧:千张抢“鲜”上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财产”

龚光少 杨文

导语:千张是常德一带吃火锅的必备菜品,历来以临澧县修梅镇杨板桥制作的千张最为有名,这里的“千张制作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临澧县委县政府在加以保护和推广的同时,还积极探索“非遗工坊+农场经济”相融合的发展新模式,不仅为非遗保护传承增添了活力,也让传统手艺人和周边村民成为了“受益人”。

国庆假期将至,正值千张抢“鲜”上市时节。位于临澧县修梅镇杨板桥社区的非遗工坊,千张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唐晓军正在赶制今秋的首批千张,在经过选料、浸泡、磨浆、烧浆、点卤等10余道传统工序后,这批柔嫩鲜活、原汁原味的手工千张,将被送往县城区、津市、石门等各地餐馆。

(杨板千张第三代传承人 唐晓军)【现场同期】这就是我们古老山的山泉水做的千张,你看,看得到影子,影子你看到没,好薄你看。我揉一下再展开,千张也不会破损,有弹性。

今年53岁的唐晓军,是杨板千张第三代传承人,三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真材实料,其独特的口感和以做好每一块千张、服务好每一位食客的工匠精神,收获了大量铁杆食客。

(游客 戴丽霞)【同期】我是从(澧县)城头山来的,第二次来。到这里第一次来吃了他的这些菜的味道确实是蛮好,特别是这个千张,放在钵子里面是口感滑嫩,真的是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还有第三次,还要继续来,我们都订好了。

近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唐晓军从单一的千张制作发展到现在集餐饮休闲、垂钓娱乐、非遗制作体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家庭式生态农场。唐晓军告诉记者,目前“非遗工坊+农场经济”相融合的模式,每年可增收近30万元,同时,也给周边村民带来了大量就业增收的好机会。

(杨板千张第三代传承人 唐晓军)【同期】今天做的产品我非常满意,口感也不错,我们(国庆假期)过后了就准备大批量的生产,(销售)到常德、临澧、津市、长沙地方,很多很多地方都要预定我的千张了。接下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是非常有信心的,把它传承下去,给大家分享这个手艺。

来源:临澧融媒

作者:龚光少

编辑:董杰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掌上临澧,参与评论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